2017年4月13日下午外交学院武波教授在威廉希尔威廉希尔官网会议室为作了题为“中国文化特质及其经典之传译”的讲座。武教授主要从事国学和中国文化英译以及跨文化传播研究,曾担任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科规划等项目评审专家。本次沙龙由王朝晖副院长主持,学院多名教师参与沙龙活动,本场沙龙气氛热烈直到下午5点才结束。

武波教授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入手,结合中国文化经典(如《易经》、《论语》和《道德经》等)以及自己多年收集的经典例句,对中国文化及其传译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与解读。在讲座中,武教授提及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四次大兴盛,并由此推断第五次复兴即将来临。他认为,西方文化更加崇尚英雄主义,这种自是的满足感是西方之所以衰败的根源。相反,中国人有“中庸的”的世界观,中华民族具备全面智慧,中国文化能看到“一体两面”,故可包容其它的文化,这是中国文化在今天能够走向世界舞台的原因之一。
武教授指出,在实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关键的一步在于翻译,外语学科将大有可为。外语人承担着讲好中国故事,译好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而只有在了解自己国家文化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世界,也才能更好地通过英语这个媒介,加快“文化走出去”的落地步伐,让世界各国人民更好地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
武波教授作为具备跨文化视角的中国外语人,许多十分深奥、晦涩难懂的道理,经他一番讲解,深入浅出,令在座的听众开阔了文化视野,也为大家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启发。